走进一个村,遇到一个人,她打动了很多人

2017-02-18 18:49:00

2017年2月18日跟随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文化创意设计行业协会(筹),我们一行人对朱家林创意小镇进行了考察。我们慕名而来主要是听述这里的总设计师:宋娜,讲述她归乡的故事。

朱家林创意小镇:一个山沟沟里的乌托邦,一所清净心灵的栖居地,一座古村落式的美术馆,一处自给自足的桃花园。
 




 


山东东方华创约稿:
讲述人:朱家林创意小镇总设计师,宋娜

 

我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个设计师,但我大学读的是警校,我的专业实际上是法律,在我毕业之后,完全是因为喜欢,跟从了同济大学的一个建筑老师学习了建筑,参加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就去了南方,到了深圳,成都,昆明,基本都是跟着项目走,每半年会换一个地方,都是在做一些公共建设项目,既有办公大楼又有酒店工程。最后选择杭州创业,因为当时杭州的定位就是要把杭州打造成创意之都,设计之都,浪漫之都,中国的巴黎,就是因为这个定位吸引了我。杭州稳定下来后,2008年在中国美术学院进修了一段时间,主攻陈设艺术,进修的过程中老师觉得我的实践能力比较强,所以我又被返聘做了一年的老师,因此我在回到家乡之前,是在中国美术学院做陈设艺术空间研修工作,通过这段的研修工作促使我更加重视生态资源。我每年都去参加广交会,这个广交会上有大量的工业材料:玻璃钢、不锈钢、塑料制品等现代工业制品大量的充斥在这个市场上,我觉得本身城市人就很浮躁,如果这样的产品大量充斥在我们周围,会让我们的心无处安放,比如样板房,它很漂亮,但很快就一文不值,而且是作为垃圾扔都没有地方扔,既没有安抚心灵的作用,也没有升值空间,甚至是大量的工业污染,所以我当时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到乡村去挖掘生态资源的陈设产品。



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村,你又不是这个村子里的人?

选择这个村正是因为它是一个什么资源都没有的北方最普通的一个小山村,也是千千万万小山村的一个代表,如果它什么资源都有的话,就轮不到我了。正是因为它是最难啃的一个骨头,如果我把它啃了,这种模式我就可以向外输出了。

这种山村很多,即不靠山也不靠水,也不是著名景区,它就没法发展了吗?必须要发展的,怎么发展呢?这就是要靠我们的智慧去解决的。
 

我为什么不在我的家乡而在这里:
 

第一,这里的政府支持力度大,它尊重创意,尊重设计,尊重人才,还有它的支持是有方法的。我们这个县委书记在我做另外一个项目时经常去那里考察,当时我用集装箱改造了一个咖啡屋,在马泉,它有一万亩樱桃,我在那呆了三年,县里领导对我也很了解。这个县委书记在国外留过学,思想很开阔,也很接受这些现代理念,又很年轻,而且对乡村也有很深的情怀,他也希望自己的从政生涯是解决三农问题,所以他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我们这个项目就是因为他才有机会去做。很多地方政府只看重企业有没有钱来投资,而不是方法和人才。
 

第二,就是对家乡的情怀,我老家也是这样一个小山村,而且比这里还要美,漫山遍野,十几万亩全都是桃花林,但是已经不存在了,十年前我还在家里过年,第二年我回到家乡时已经没有了,完全夷为平地,这种创伤对我的心灵非常有冲击。然后就是每年回家的时候都会发现很多类似的项目在改造农村,农村的土地变成产业,非常可惜。曾经美好的山村成了我们回不去的故乡,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讲,家乡已经不存在了,很痛心。另外大量的现代建筑起来,就是那些很粗糙的楼房,村民基本上都是安置在那样的房子里面,我每次回家我母亲就跟我说:“老年人想串个门儿,楼梯是一步也爬不上去的”。农耕用具在楼房里是没有地方放的,农村的产业是农业,它的生活却是城市的生活方式,城市空间的这种架构,我觉得不太人性化,作为一个设计师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责任,太多的家乡培养了很多人才,但都在外面发展,如今不合理的改造影响了家乡人的生活,我觉得我们也应该返乡去做一些事情

在种种原因下,我是在2013回来的,为马泉创意休闲园做创意设计规划,它里面有在修寺院,因为我是一个佛教徒,所以我向往的生活就是边修行边工作,因此决心把杭州多年的积累放下,回到家乡。也是这样的机缘让我在马泉呆了三年的时间,这三年我是不出山的,也不接触外面的项目,除了做马泉这个项目,工作之余就去寺庙跟着师父在寺庙上早晚课,听师父开示,并且所有作息时间都是跟师父一样。这样三年的经历,让我有了第一次充分和老百姓打交道的机会,因为在乡村,在改造过程中没有什么高级人才,都是老百姓,所以那个时候就建立了和老百姓非常直接的交流,也非常了解这个群体,当然也经历了非常多的磨练,就是你的理想他们是不理解的,不小心还会触碰了他们的利益。比如很多地方很多项目把地圈起来,建立了很多围墙,隔阂了人,也隔阂了人心,所以在乡村建设中不能把老百姓边缘化,否则有能力的还能继续打工,没能力的连种地的权利都没有了,会造成很多人的不安和恐慌。
 

第三,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带领老百姓一起发展,我认为乡村主体换血,比如换成城里人,它是有问题的,我们一不会种地,地都会荒废掉,二我们会缺失掉整个文化的传承,所以我们是离不开老百姓的,那么老百姓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呢?比如我们这个项目是做一个开放性的社区而不是景区,是有生活在里面的,有老百姓在里面的,我们不会把老百姓迁移出去,他们还在这里生活就业,并且我们要引导一部分人返乡,特别是年轻人,我们要打造一个平台为乡村建设输入新鲜的血液,培养人才。

另外我介绍一下我们的产业模式:

我们的民宿全部采用的是六产模式,六产思维,我们不只是在卖民宿,一个民宿会产生多个受益,比如客房收入是最直接的,我里面的陈设产品都是可以出售的,扫个二维码就可以送到家,同时我们的所有土特产都可以在里面销售,另外民宿用到的食材也是村民收入的来源,还有村民上班不忙时也可以做手工,又是一份经济来源,对村民是一个很好的带动,同时我们的农业也是这种思维,让一亩地产生多层的效益。
 



.

物遇匠心

其它观点:

一、在地设计很重要:乡村需要大量的在地设计,只有一个图纸是没有用的,你必须要在这里生活,你需要知道太阳什么时候升起,你知道这里的空气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它的风向是什么样的,你只有了解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老百姓的生活需求和他们的习俗,才能更好的设计。

 

二、农业传承问题:农民这个群体是需要传承的,如果农民都不种地了,遇到比较大的天灾人祸,我们连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都没有,所以农业传承也是一个很重要的。

 

最后我们这个项目为什么得到很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因为它和每个人都有关系,将来你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吃不到健康的粮食,喝不到干净的水的时候就晚了,这些也是城市生活的保障。如果农村都被商业化,我们城市以后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谢谢大家(完)

编辑整理:物遇匠心-赵勇

 

 

东方华创文化产业发展集团

济南市市中区民生大街22号三箭银苑B座17层和27层 联系电话:0531-82028070 咨询专线:15853135696
回到顶部COPYRIGHT© 2016 DFHC. ALL RIGHTS RESERVED.